健康專欄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全球預防自殺》報告指出,大多數憂鬱症患者選擇將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就是擔心自己的狀況被大眾嘲諷,害怕別人誤會自己因想太多、想偷懶、懦弱,而陷入無止盡的負面情緒黑洞中。在台灣大約有二十八萬人口飽受憂鬱症所苦,但僅有三分之一的人就醫治療,就診率為何如此低迷,答案就是社會對憂鬱症的汙名化!

迷思一、憂鬱症就是比較憂鬱,開心一點嘛。

憂鬱症不等於憂鬱,兩者截然不同,所以千萬不要再將憂鬱症汙名為「想太多」,或是要求病患看開一點,因為一切與想法無關,而是一種「疾病」表現。

迷思二、憂鬱症只有情緒,不影響生理機能?

除了心理上有情緒低落、悲傷、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等問題,生理機能也可能會出現食慾不振、體重增加或減少、體力變差、失眠、腹瀉或便祕、記憶力變差等狀況。

迷思三、盡量不要去想或提到「憂鬱症」,怕會加重病情。

錯!最擔心避而不談,或認為看精神科是種恥辱的錯誤觀念,失去治療的黃金時機。再者許多病患缺乏自我察覺或病識感,無法辨別自己出現異狀,此時親友的理解、包容與陪伴也是相當重要的。

迷思四、憂鬱症不會痊癒?

錯!憂鬱症只要配合治療就會有很大的改善,八至九成患者能夠治癒。當然不像頭痛給止痛藥就能立即緩解的容易,需要配合醫師診斷調整治療,算是一番長期抗戰。

迷思五、憂鬱症只有完美主義、壓力大的人才會得到?

錯!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會出現,女性得病比例是男性的2倍,且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也會增加罹病率。各種族群的憂鬱症都可能與缺乏營養素有關,雖然身體代謝運轉正常,但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會降低神經傳導物質製造,進而導致憂鬱症。

心靈重感冒也與「營養」有關!憂鬱症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 綜合維生素與礦物質:
    維生素礦物質就像各種大小的螺絲釘,拴緊在身體健康的細節中,倘若缺乏勢必會出現各種生理問題,而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也是需要營養素來維持正常運作,補充綜合維生素與礦物質能避免原料不足造成大腦神經傳導物的分泌異常。

  • 9種維生素B群:
    研究指出身體內葉酸、B12濃度不足會增加憂鬱症的機率。提醒您,人體維生素B群是團隊合作密不可分的齒輪,建議攝取完整9種維生素B群,以發揮最佳生理功效。

  • 鈣質+維生素D3:
    鈣質主導神經的穩定、肌肉的舒張有助於睡眠。維生素D3除了幫助鈣質吸收,也有研究發現血中維生素D3濃度過低導致憂鬱症機率提高。

  • EPA+DHA:
    Omega-3脂肪酸EPA與DHA扮演著大腦的齒輪油,血液omega-3脂肪酸濃度較高可降低憂鬱症風險,因此建議補充天然三酸甘油酯型式的魚油,並確保無重金屬與汙染物,建議選擇FDA與cGMP把關原料來源與製程,保障食用的安全性。

  • 完整胺基酸 高品質蛋白質:
    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與血清素,其原料就是蛋白質提供的胺基酸,如色胺酸、酪胺酸等,若蛋白質吃不夠可能導致分泌不足,甚至免疫力低下與肌少症等問題,尤其銀髮族與素食族是高危險族群,所以補充好吸收的乳清蛋白,搭配大豆蛋白與米蛋白的完整胺基酸,才能讓身體遠離缺乏胺基酸的深淵。

  • 益生菌+益菌生:
    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也會影響腦神經疾病,如憂鬱症、帕金森氏症等,故打造腸道好菌多於壞菌的環境,幫助腸黏膜的健康,不僅能改善便秘與腹瀉,亦預防憂鬱的大腦上身。補充益生菌也別忘了益菌生的重要,如菊糖與維生素B群可助長好菌、抑制壞菌。

除了藥物的幫忙,營養素介入、身心休養、心理與運動治療、團體或家庭治療及壓力管理都能更快幫助憂鬱症走出憂鬱峽谷,共同協助病患慢慢回到日常軌道。

資料來源: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健康專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食力—憂鬱、注意力不集中也與吃有關?均衡飲食讓你活得更好
Am J Psychiatry. 2016 Jun 1;173(6):5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