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6 撰文·謝宗海 營養師
大家來找「茶」
從傳統的手泡茶飲到現在人手一杯的手搖杯茶飲,茶的歷史悠久,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歷史,最早出現茶的紀載是在《神農百草經》,飲茶習慣則是開始普及於唐朝,當時茶聖陸羽甚至專門為茶饌寫了一部《茶經》,隨著海外貿易興旺,茶葉便也悄悄地傳入國外,不久後茶飲品開始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如今全球飲茶人口將近有30億,為何茶飲如此風靡全球?讓我們大家來找「茶」一同揭開茶的神奇魅力。
問世間「茶」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茶之所以令人如此愛不釋手,只因每種茶都有自成一格的特殊風味與色澤各有其廣大愛戴者,有人喜歡綠茶帶點些微苦澀與鮮香爽口,有人則喜歡紅茶口感香醇、味道甘甜的感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異,全因經過不同的加工製造方法,世界通用的茶葉分類方式,則是以茶葉製造過程之發酵程度作為區分依據,分別為不發酵的綠茶及黃茶、不同發酵程度的部分發酵茶(白茶、包種茶、烏龍茶等),以及完全發酵的紅茶(如圖一)。
飲茶養生的觀念流傳已久且被廣泛認同,主要為其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如兒茶素、茶紅素、類黃酮、酚酸與花青素等營養成分,更被提出具有多種生理功效,其中不發酵茶「綠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之活性進而保有多酚類化合物,與部分發酵茶烏龍茶與完全發酵茶紅茶相比,綠茶中含有最高量的兒茶素,因此許多綠茶的相關研究且已被提出,其含有多種生理功效:
在人體試驗中發現,多位吸菸者或非吸菸者,每天飲用六杯的綠茶持續七天,能提升體內的抗氧化能力,透過減少體內DNA氧化、脂質過氧化及自由基的生成,進而減少體內氧化壓力。
在中國、日本及美國的某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每日飲茶較多者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其中機轉可能是透過提升抗氧化活性、抗發炎反應、促進癌細胞凋亡及改變腸道菌相來達到預防癌症的功效。
在台灣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每日飲用120毫升或更多的綠茶或烏龍茶持續一年,能顯著地減少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由整合型的研究顯示,每日飲用三杯綠茶,可減少約11%心肌梗塞發病率,其中原因可能是透過增加體內抗氧化活性,同時減少壞的膽固醇(LDL)氧化及提升好的膽固醇(HDL)數量所致。
綠茶被證實的抗肥胖功效,包括減少攝食量、抑制脂質在腸道的乳化作用及吸收、減少脂質新生作用與脂質合成作用、增加能量消耗、增加脂質氧化代謝及糞便中油脂的排出,最終達到抗肥胖之功效。
在許多研究中證實,飲用綠茶有助於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及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預防高血糖也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還有許多綠茶相關的研究,像是預防腦神經疾病、維持口腔健康、防止紫外線的傷害、抗菌和抗病毒等功效性,更多綠茶的作用將在未來被提出。
看完綠茶的保健功效,是否令各位恨不得立即痛飲個十大杯呢?別急!如果喝錯了方式恐怕還沒保健身體,卻已先有害健康,不妨在喝茶前先參考以下的喝茶建議事項:
想要泡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茶,可以根據茶的種類對應其適合溫度,可粗略區分為不發酵茶適合80℃~90℃,部分發酵及全發酵茶則是90℃~沸水較優,另外咖啡因、總兒茶素和總游離胺基酸含量會隨著沖泡水溫的上升而增加。濃度可以參考國際鑑定茶的標準3克茶葉沖泡150毫升開水,浸泡5分鐘。
雖然茶富含具保健功效的多酚類化合物,但同時也存在咖啡因、單寧酸及草酸等物質,一旦飲用過量或過濃便會造成健康上的隱憂。過量的咖啡因會讓人心跳加快或是心悸等不適症狀,尤其全發酵茶如紅茶含量較多;過量的單寧酸則會干擾鐵及其他營養素的吸收,進而增加缺鐵性貧血與長期營養素吸收不良的風險,尤其不發酵茶如綠茶含量較高;過量的草酸則是會增加結石的風險,因此建議一般健康人若想飲茶養生,每日可喝2-4杯即可。
茶中含有咖啡因及茶鹼,兩者都具有提神興奮及利尿作用,因此睡前飲用會容易睡不著或是增加夜尿頻率而影響睡眠品質。空腹時,因茶特有的一些成分容易刺激胃壁,造成胃部不適,建議睡前兩小時前及空腹時避免飲茶。
茶葉浸泡於熱水後,會不斷地釋放單寧酸與咖啡因等物質,若喝下浸泡過久的茶湯時,無形中會攝取過量的單寧酸與咖啡因,除了味道較為苦澀與難入口外,置放於室溫下也容易增加微生物孳生與灰塵掉落等風險,因此不建議飲用隔夜茶。
茶中富含咖啡因、鞣酸、兒茶素、多酚類等成分,容易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可能會降低藥物作用或是增強藥物反應,所以不建議服藥時以茶代水。
許多人想要透過飲茶達到保健的功效,卻無法接受茶的淡淡苦味,額外添加砂糖或果糖來改善其風味,無形中便攝取過量的糖分,反而容易增加三高與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建議飲用無糖的配方才能真正達成飲茶養生的目的。
想要飲茶養生的你,卻偏偏對咖啡因過敏或是胃部較脆弱敏感,不能飲用過多的茶,沒關係!可以透過其他天然營養素的補充,亦可達到如同飲茶一般的保健功效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