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欄

糖尿病在台灣有 227 萬人口,18 歲以上國人罹患率為 11.8%,也就是每 10 位民眾就有 1 位是糖尿病,每年新增加兩萬五千人罹病,隨著年紀越大罹患人口密度越高,其中女性多於男性,糖尿病連續六年蟬聯女性十大死因第三名,主因為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如下表:

以上併發症是可以延緩或避免的,只要遵照醫生的指示服用糖尿病藥物或是施打胰島素,調整飲食,配合運動就能有效地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

其中糖化血色素(HbA1c)是糖尿病患者的長期監控指標,平均降低 1% 糖化血色素即可降低 21% 死亡風險,控制在 7% 以下可以延緩或預防併發症的發生。一日之計在於“吃”,糖尿病患如何健康吃、聰明挑,不怕營養失衡找上門,營養師建議以下原則:

1. 均衡飲食,地中海飲食尤佳:

首先認識六大類食物(可參考 2017 年 6 月刊物),並了解全榖雜糧類、水果類及乳製品會直接影響血糖,需諮詢專業營養師,以便給予完整的熱量、三大營養素比例和六大類食物攝取量之建議。下表針對六大類食物給予大方向建議:

2. 選擇高纖維食物(蔬菜、全穀類)及原型態食物:

澱粉型態、纖維含量、烹調方式、食物面積(果汁跟切片水果)等皆會影響血糖上升速度,纖維含量愈少、愈精緻則越容易被消化的食物(如白飯、麵包),飯後血糖上升越快,相反的蔬菜和全穀類因富含纖維質(如五穀飯、燕麥),消化吸收速度慢,血糖上升幅度相對較小。

3. 用餐定時又定量:

與營養師討論後,調整每日固定用餐時間,讓胰島素或糖尿病藥物控制效果最好,切記,避免節食或暴飲暴食。

4. 避免外加糖攝取或精緻食品:

如含糖飲料、果汁、麵包、蛋糕、餅乾零食及中式糕點等精緻食物多添加糖,必須減少或避免攝取量。

5. 選擇低油鹽烹調方式:

  • 降低油炸及油煎食物的攝取頻率。
  • 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 2400 mg,約等於 6 克的鹽,減少醃製食品。

6. 避免酒精攝取,養成飲水習慣,建議每日達到 2000 ml 水量。

7. 每日監測血壓及飯前、飯後血糖,並記錄數據對照,以利監測與追蹤。

8. 體重管理,將體重控制在理想體重範圍(BMI:18~24 之間),有利於血糖控制。

9. 適量運動,避免久坐,增加每日活動量,視體能狀況進行合適運動,每週累積至少 150 分鐘。

10. 補充具科學根據的營養素

  • 苦瓜萃取物:含有特定胜肽片段、三萜類是調控血糖的關鍵,研究顯示,可以調整體內血糖代謝,促進細胞利用血糖,降低胰島素阻抗,有效預防高血糖引起的病症。
  • 鉻:參與醣類、脂質及蛋白質的代謝,還是葡萄糖耐受因子(GTF)組成之一,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與胰島素受體,為葡萄糖打開通道直達細胞,達到胰島素調控血糖的作用。建議選用酵母型式鉻,人體吸收及利用度較佳。
  • 魚油:含有豐富且天然的 TG 型式 ω-3 脂肪酸(EPA和DHA),有效減少體內發炎因子,維持體內細胞完整性,調節身體脂肪組成比例,以達到保護心臟作用,進一步延緩大小神經及心血管的病變。
  • 完整抗氧化營養素:從蔬果或草本植物而來的植化素,是存在大自然中植物自我保護的特殊物質,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在疾病狀態下,體內所需的抗氧化營養需要大量增加,以遠離自由基給予的慢性傷害。
  • 維生素B群:幫助糖尿病患受損的神經修復、三大營養素代謝及預防同半胱胺酸血症所引起之心血管或腦神經併發症發生,建議選擇完整B群產品,才不會像少了一顆螺絲的生產線,到處卡卡唷!
資料來源:
《餐後血糖衛教手冊》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2018 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Diabetes Care 2004 Nov; 27(11): 2741-2751.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4 Feb; 11(2): 2328–2345.
J. Endo, M. Arita / Journal of Cardiology 67 (2016)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