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欄

每當面臨重要考試、會議、排山倒海的工作、趕路或處於緊張狀態,就會莫名其妙肚子絞痛、脹氣、狂跑廁所或是解便不順,當這種現象反覆出現,還擔心可能是大腸癌,就醫檢查卻未發現任何腸胃疾病,最後醫生評估可能是罹患了「大腸激躁症」。

原來大腸鬧脾氣竟然與它們有關

大腸激躁症(簡稱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在台灣非常常見,是種腸道長期出現功能性蠕動障礙的問題,會以多樣化症狀表現,目前認為腸躁症的發生可能與遺傳、感染、飲食型態、心理壓力、腸道菌叢生態改變、腦–腸軸溝通障礙、孕婦生產前後體內的菌叢狀態等有關,其中,多數研究認為腸躁症與腸道菌相改變進而影響腦–腸軸的溝通有很大的關聯性。

腸道有「人體第二個大腦」之稱,它與大腦間有許多神經緊密連結著,當情緒、壓力刺激或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改變腸道通透性、免疫狀態、腸道菌相及誘發腸道黏膜發炎,進而導致腸道肌肉收縮異常、臟器過度敏感與胃腸道相關症狀。腸躁症長期所帶來的不適除了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也容易加重胃酸逆流、消化不良的發生,憂鬱或焦慮感提升,甚至合併慢性疲勞和慢性疼痛現象,以致腸躁症更為惡化【2】。

怎麼知道我是不是有腸躁症?會有什麼症狀?

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等,然而每個人的症狀表現不盡相同,出現的時間也沒有規律性,有些人一週解便一次;有些人一天解便4∼6次;有些人解便前會肚子絞痛;有些人糞便偏稀軟或帶著黏液;有些人便祕、腹瀉輪番上陣;有些人進食後馬上跑廁所。

腸躁症並不會導致腸道的外觀或結構改變,通常醫師會先透過血液、糞便潛血、內視鏡、攝影檢查 等,排除消化道疾病的可能性,倘若結果皆未發現病灶,但不適症狀依舊如影隨形,則會依據患者症狀出現的頻率、時間、糞便型態及飲食內容等,並配合羅馬準則第四版的腸躁症定義診斷,所以若能詳細記錄可協助醫師判別是否為腸躁症。

腸躁症可能演變成大腸癌嗎?

長期便祕、腹瀉與排便習慣改變本身就是腸瘜肉與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在一項國內研究中發現,少數腸躁症者五年內會得到大腸瘜肉【3】。儘管腸躁症與大腸癌症狀大多相似,但大腸癌還會有血便及體重減輕的現象,建議民眾若出現排便習慣與糞便型態改變,仍要就醫檢查較為安心。

利用四招安撫鬧脾氣的腸道

目前臨床上並沒有根治腸躁症的醫療方式,僅能依生理症狀給予藥物緩解腸道症狀與緊繃的情緒, 根本解決之道還是要先從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著手。

近期多數專家也建議可透過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來改善腸躁症的症狀,但長期食用這類限制飲食,會減低維生素B1、核黃素、葉酸、維生素D、鈣、鎂、鐵的攝取量及腸道雙歧桿菌減少, 反而不利於腸道生態平衡及腦–腸軸溝通【2,4】,建議配合專業營養師調理適合自身的飲食與營養。

營養師小叮嚀,有腸躁症的朋友想透過保健品補充營養素時應更加小心,避免接觸人工色素、香料 、甜味劑和防腐劑,以免增加腸道及神經負擔,建議挑選經美國FDA嚴格監督,具有科學實證的營養醫學等級補充品,才能真正鞏固腸道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