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撰文· 施雅韻 營養師
看不見的隱形疼痛-「公主病」
您或身邊有些親朋好友
是否三不五時喊累,
一下這裡疼、那裡痛,
感覺痛點會跑來跑去,
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上學或工作,
一副很嬌弱像公主的模樣,
看過各科門診、做遍各項大小檢查卻揪不出病因,常被旁人誤解是無病呻吟或「公主病」上身呢?醫學上確實有一種很神秘的疼痛症被形容為「公主病」,那就是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好發20~50歲的女性,因而常被暱稱為「公主病」。它是一種複雜的全身慢性疼痛疾病,確切致病原因仍在研究當中,一般認為可能與基因、神經發炎、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敏感化、調控疼痛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病毒感染(如:HCV、HPV、EBV、HIV、COVID-19)、心理壓力、某些營養素缺乏等有關。患者除了會感到全身各處疼痛,伴隨疲勞或睡眠障礙(1痛、2累、3失眠),其他常見共病症包括:慢性疲勞症候群、肌肉僵硬、經常性肌肉痙攣、關節痛、經痛、大腸激躁症、頭痛、憂鬱或焦慮等情緒障礙、腦霧或記憶衰退等認知功能障礙、生活品質降低甚至失能〔1-5〕。
若出現疑似纖維肌痛症(公主病)的症狀,可先掃左方 QR CODE 初步做台灣疼痛醫學會推出的「纖維肌痛症自我檢測」,就醫時提供量表結果給醫師作為參考〔6〕。
目前並無特定的方式能治癒纖維肌痛症(公主病),臨床上是採取多模式跨專業團隊的整合治療策略, 包含藥物治療(如:Duloxetine、Pregabalin、Paracetamol、大麻類或弱效型鴉片類藥物)、心理治療(如: CBT、催眠或放鬆)、患者衛教、生活模式調整(如:運動、減重與營養計劃),並可適時搭配能緩和病患不舒適的替代輔助療法(如:低週波治療、針灸、按摩、筋膜鬆動術、太極、瑜珈、皮拉提斯、正念冥想等)